党委办公室支部开展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三卷 集体学习研讨活动(三)
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0-11-25 10:33:49 点击数:

​​​​党委办公室支部开展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三卷

集体学习研讨活动(三)

  1120日下午,党委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在行知楼11层会议室开展了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三卷中关于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》的专题学习会。

  会上,乔晓亮同志结合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内容讲解“人民至上”这条一以贯之的主题红线,并联系自己经历深刻解读人民的“四大精神”。强调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有对人民高度负责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奉献精神。要自觉树立公仆意识,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;要勇于刀刃向内,坚决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永远以公仆身份服务于人民,始终做到与人民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。

  学习研讨中,于立强同志就自己的学习心得发言说:这篇文章的内在逻辑体现了我国、我党对人民应有的态度,就是一切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。人民所具有的“创新、奋斗、团结、梦想”四大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“创造力、生命力、凝聚力、前进动力”四大能力源泉,人民的伟大在于精神,我们也要在工作中发扬这四种精神,不能单打独斗,要有梦想,国家、民族、学校、家庭、个人相互融合,朝着目标努力,最终会有所收获。

  毛立群同志发言说: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讲到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,这种无我的状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。贯穿全文的“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,体现了我党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精神。联系我们自身,我们的“人民”首先是学生,其次是老师,我们心中必须时刻装着学生,为师生服好务。

  武伟强同志发言: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“人民至上”这条红线,根植于教育,坚持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这既是党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”的重要体现,也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,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指南针

  张健同志指出: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后的发言,内涵深刻。学习后,我感受到作为中国人是自豪的、是充满幸福的、是充满希望的,作为人民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国家和党对人民的关怀。在此,我提出几点要求:一是工作方面,要以师生切身利益为出发点,有关师生利益的任何问题,我们千万不能淡化、漠化;二是思想方面,要以师生向往为出发点,要以学校大局为出发点,千万不能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掺杂其中,我们选择了党办这个岗位就要有奉献精神、担当精神;三是个人生活、日常行为方面,要以“人民至上”的理念为指引,深刻理解“人民”内涵,注重个人修养,尊重他人,做好本职工作,提高自身境界。



Copyright © 2020 山西大同大学机关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. 校址: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:037009